《给予树》教学设计

时间:2024-02-20 00:54:14
《给予树》教学设计

《给予树》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给予树》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给予树》教学设计1

一、谈话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第31课。

1、板书课题:

这个“给”以前读什么?送给的给,这儿读“给”,给予的给。来,一起把课题念一下,学生读题。

2、学习这一课,咱们首先要做的事是:正确认读生字词。请大家拿起笔,划出书中带有拼音的词,要边读边划。划后交流。

3、我也给你准备了几个生字和新词,你会认吗?出示:圣诞、享、逛、援、仁、偿、宽裕、试探、暗示。

二、通读课文

1、接下来要做的事是:读通课文。怎么读呢?听我读第一段:

师示范。

我读的怎么样?我对自己的评价是:字正腔圆,一字不差。要知道我能读到这个水平,是反反复复练出来的。你们呢,也要象我一样,反反复复的练。

2、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深究课文

1、读通了课文,我们再来说说金吉娅。金吉娅是个怎样的人,他做了些什么,他家人又是怎样的。这些都可以说,甚至还可以这样说,比如,圣诞节前夕,金吉娅得到了20美元钱用来买礼品。会说吗?看着课文,准备准备。学生交流。

2、在这个故事里,金吉娅做了一件很漂亮的事,什么事?关于这件事,金吉娅自己有一个说法,他是怎么说的呢?指名同学反复读金吉娅说的话。他为什么难过,这象样的礼物应该是怎样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联系上下文来读书!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3段。想一想,这究竟是因为什么?金吉娅难过是因为他看到了、想起了一些事。他刚才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了哥哥姐姐兴高采烈,看到了他们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他看到了他的妈妈生气了。)

追问:给“兴高采烈”换个词。妈妈为什么生气?看到的同时他又想起了在这之前发生的一些事,什么事?圣诞节快到了,哥哥姐姐们热烈地讨论……这句话告诉我们象样的礼物应该是怎样的呀?

(很显然,棒棒糖不是哥哥姐姐们想要的',那个东西五十美分一大把,太普通了,平时也能得到。)

圣诞节前夕,妈妈也曾担心,担心什么呢?圣诞节前夕,妈妈也曾说过……想起这些,金吉娅就难过,但是,难过归难过,金吉娅这时要说服妈妈。所以,在妈妈把他叫到房间时,不等妈妈开口,金吉娅先开口了……学生齐读金吉娅说的话。

3、齐读最后一段:

想一想,应该用什么口气读?为什么?我激动是因为我想不到啊,我想不到什么?再读这一段。哪些词用的好?是啊,看的见的,看不见的都送来了,美啊!跟这句差不多美的句子还有啊!你能把它找到吗?齐读找到的句子。

小结:学语文就应该这样,既要明白课文说什么,又要知道课文是怎么说的。最后让我们用朗读来结束今天的课堂。课件出示美句,学生齐读。

四、设计意图

总的指导思想是把课上得朴实、平实一点,尽量地贴近教学的实际,所以教学时就是一本书,一支粉笔,其它什么都不用。这一课的教学,从教学进程上看,运用的是一种“板块式”的教学思路。分三步走:第一板块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朗读,采用的是“小步轻迈,层层推进”的方式,先是读好生字、新词,然后是朗读课文,要求是读得字正腔圆、一字不差。

《给予树》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会认10个,会写12个;理解“沉默不语”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法理解课文内容。

3、读课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思想感情,感受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等,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4、积累语言,练习写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检查预习

1、揭题导入新课。

2、检查预习:

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及朗读课文的情况。对重点内容给以相应指导。

二、整体感知、自读质疑

1、自主读书,初步感知课文大意,了解文中所写的人物。

2、思考:

课文写了哪些人物?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三、精读品赏,导学悟情

1、直奔重点,品读感悟:

⑴品读第三自然段:

以“沉默不语”为切入点,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理解该词背后所蕴含的意思,体会金吉亚的美好情感。

⑵品读第四自然段:

运用情景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悟人物,加深体验,受到熏陶。

2、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⑴品读末句,理解句意。

⑵感悟朗读,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四、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回归整体。

2、依据学情,设计作业。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复习巩固

1、谈话激趣。

2、复习巩固。

二、依据文路,深悟亲情

1、自主读课文,感悟亲情。引导抓住母亲的情感变化,研读文本,体会母爱;抓住孩子间的馈赠,体会兄弟姐妹情。

2、感情朗读,深化体验。

三、创设情境,读写练笔

1、创设情境,激发写话欲望,进行写话练习。

2、交流、评议,引导悟情。

四、指导写字,积累巩固

五、分层布置作业

《给予树》教学设计15相关内容:望天门山《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案例和自我诊断《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实录《奇怪的大石头》练习查看更多>>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给予树》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①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教学难点】

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

一、课题导入: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齐读:给予树)

2、大家都很聪明,知道这个字读“给(ji)”,是一个(多音字),那 ……此处隐藏22608个字……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笔在课文上画画写写。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交流。

四、指导写字

①屏显要求会写的12个字,先读读,再组词。

②请学生做小老师,指导写字。

这12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请你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板演给大家看,再谈谈写好这个字的经验。

③学生写字写词。

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词语抄写一遍。

《给予树》教学设计15

教材简说:

《给予树》是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献出我们的爱”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是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读中悟情,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词,抓住妈妈感情变化的词,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年吗?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吗?

是啊,中国人过年放鞭炮,穿新衣服,互相说一些祝福的话。和中国一样,外国也有自己最重视、最热闹的传统节日,那就是圣诞节。

(课件出示资料袋,了解圣诞节的有关情况。)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板书课题:30给予树。

二、初读课文:

师:“给”是多音字,在这里读jǐ,表示供应的意思。“给予”就是——(给)。

1、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2、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争取读通顺。并想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读,师巡视。)

3、认读生字词语。

4、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根据回答板书文中主要人物)

三、细读课文。

1、导入:金吉娅所做的事情让妈妈十分感动,所以妈妈非常高兴、激动,你能找到这个句子吗?

找出妈妈高兴感动的句子。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读句子,说说句中哪个地方反映妈妈激动的心情。

2、那么妈妈自始至终都是这样一种感情吗?在这件事情中妈妈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你在文中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

学生读书、画句子。

3、讨论品读。

(1)根据回答出示: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有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研读:妈妈担心什么?你体会到什么?

(2)妈妈的担心是多余的。当她带孩子们到商场去购物,孩子们都很高兴,课文里用了一个词叫——兴高采烈。但是,我们却发现妈妈很生气,这又是为什么呢?

研读: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

妈妈是在看到什么情景才生气的?妈妈当时可能怎么想?

理解“沉默不语”等。

(3)可是我们又惊喜地发现妈妈高兴地拥抱了金吉娅。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能读给我们听吗?

出示: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金吉娅说话的声音很低,显然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也没有。”

指名读这段话,想象:被金吉娅帮助的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你读的这些都是金吉娅说的话,妈妈就是被这段话感动了。从金吉娅的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体会金吉娅的难过和歉疚,从而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

回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进一步体会妈妈的激动心情。)

(4)什么是“如愿以偿”?

女孩的的.愿望得以如愿以偿,她会对金吉娅说些什么呢?想象说话或写话。

那个小女孩的愿望得以实现,可哥哥、姐姐的愿望没有实现,他们会怎么对妹妹说呢?

四、小结全文,情感升华。

1、小结:像这样妈妈给女儿以体贴、关爱,孩子又通过“给予树”把善良、同情和仁爱传递给一个陌生的女孩,从而让妈妈感动高兴的故事,怎能不打动我们的心呢。

2、现在如果让你给“给予树”再起个名字,你会起什么呢?(爱心树、快乐树、如愿树……)

3、这样的一棵树到底应该种在哪呢?(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种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出示:

让我们用爱心做水,用善良做土,用同情和仁慈做阳光,精心地栽培给予树,让它在我们的心田里永远垂着绿茵,开着香花,结着硕果。

给予永远比索取更为愉快!——高尔基(音乐起,下课!)板书设计:

31、给予树

善良仁爱同情体贴

金吉娅

陌生女孩

妈妈

教学反思:

对于《给予树》的教学,也算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抓住主线——妈妈的情感变化为切入口,层层推进,引导孩子进入文本,逐步体会主人翁——女孩金吉娅善良、仁爱的思想境界,从而培养孩子们关心他人,仁慈待人的思想感情。课堂中就觉得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师生关系显得陌生而疏远,远没有平时来得得心应手。

思考再三,猜想定是自己的设计出现了一些问题。粗粗梳理一下,理出如下一点反思。

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孩子们的思维习惯。尽管自己觉得抓住文中妈妈的情感变化这一主线是比较合理的教学措施,但对于学生来说,毕竟阅读的跳跃性比较大。妈妈激动地抱住金吉娅的内容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妈妈因为攒的钱不多担心孩子们买不到礼物的句子在文章的开头,而妈妈看到金吉娅没给家人买像样礼物而生气的句子在文章的中间。这样,多数学生一时难以熟练掌握老师的引领路径,从而出现学习困难,使得探究的兴趣受挫。

对此,考虑在对全文进行研读的时候,得舍得花时间让孩子们更多地接触文本,熟悉文本,并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或者,从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出发,设计孩子们更易接受的教学方式。另外,在今后的教学中,多使用各种教学策略,培养并不断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让孩子们从更多的课外阅读中,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体会更为复杂的人物情感,则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最高明的举措。因为在课堂中,那些阅读面比较宽广的孩子依然能逐步接受老师的指导,较快领会到文章的思想情感。如最后,当老师问:这样的“给予树”应该种在哪里?一些学生便能在文章内容的启发下,发自内心地说出:这样的“给予树”应该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应该种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给予树》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